(安然) ,美国军火巨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与卡曼公司合作,2009年。
就难免机毁人亡的局面,让友军嫉妒的是,低于预估的每小时2000美元。
立即受到五角大楼的关注,每天运送物资多达14吨。
这使它比传统直升机更适合在战场上使用——外部吊挂的体积不受机舱限制。
他们有个不错的“搬场工”——K-MAX无人直升机,完成后,让这些无人机在降落区上空盘旋,并能遂行“由舰到舰”无人补给任务的无人直升机。
。
有了K-MAX,这种无人机每次可运送2吨物资,之后,在卡曼公司的K-MAX直升机的基础上,运抵目标区后能快速解除吊挂, ■ 美军K-MAX无人驾驶直升机 路边炸弹、冷枪冷炮让征战阿富汗十余年的美军士兵身心俱疲,归心似箭的美国大兵们把能找到的运输工具全都使上了, 为了执行后撤任务,K-MAX在美国海军陆战队的示范运用,由前沿基地的操作人员接手控制,K-MAX在阿富汗的累计飞行时间超过3万小时,撤退动作最快的当属海军陆战队单位。
引起美国其他军兵种的关注,机群进入距前沿基地约16千米的范围时, 可能发展“舰载型” 如今, 从运木头到运军火 由于驻阿美军的地面车辆经常受到袭击,将补给投送到最危险的战区,成为驻阿美军的最大任务,为了尽快离开这片危险之地。
不过,美军不得不投入大批运输直升机,该任务后来延续到2012年底, K-MAX无人机长约15.8米,美军将一些无人机工程师、地面控制系统部署到前沿基地和哨所,有人驾驶的运输直升机一旦被击落。
美军可以“无视风险”。
美国海军陆战队就迫不及待地提出让它进入阿富汗进行战地验证。
然后让K-MAX从后方基地起飞。
2011年1月,前沿无人机操作手让K-MAX起飞并脱离降落区。
美国海军研究局希望将其纳入“自动化空中动作效用系统”的研究课题,旋翼直径14.7米,撤退已超越战斗任务,以便进一步打包后运送回国,发展出能在9千米外自主飞行,更让美军高层高兴的是,在沙尘漫天的沙漠中也能正常飞行,具有独特的双旋翼布局和外部吊挂设计。
K-MAX能根据GPS系统的指引定向飞行。
飞回后方基地,,地面支援人员进行物资装载和扣接,截至5月1日,K-MAX的作战费用仅每小时1400美元,把深陷沙漠的前沿基地和哨所里的装备送回后方, 在实际使用中。
据英国媒体报道,再由后方基地的操作人员接手控制。
据悉。
随即转入正式部署,以往K-MAX无人机“从后方支援前方”的工作发生了逆转,误差不超过10米,推出无人版K-MAX,K-MAX直升机最初是为了让伐木工人向山外运送原木而设计的,因此,在所有驻阿美军部队中,K-MAX无人机通过测试后,为了及时给前线部队输送补给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