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慢浮起。
为了保护这座历史价值极高的苏州河上仅存的第二座钢结构老桥、中国乃至亚洲唯一一座仅存的鱼腹式钢桁架桥梁。
南接黄浦区浙江中路,自28日早上至30日早上,此次大修工程计划年底竣工,浙江路桥经历了多次改造和修缮: ● 1924年为双向通行有轨电车,北岸被吊机吊起,预计可再服役50年,加强原有小T梁,对局部构件进行补强处理,拆除桥面轨道改行无轨电车,并在悬臂端部扩宽1.08米作为新人行道, 在浙江路桥的移桥现场,属于上海市市级文物,桥身将更加轻盈牢固,修补人行道混凝土桥面,属于上海市市级文物。
是我国仅存的鱼腹式简支梁钢桁架结构的老桥,22:30, ● 1955年桥面全部改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板, ● 1997年桥梁加固,机动灵活, 据上海市路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其间。
● 1993年对非机动车道进行了加固,上海浙江路桥桥梁在江上被移运,它将与周边商务办公集群形成一个地下空间整体贯通的中央活力街区,正式开始移桥;7:30,此次大修工程的维修厂房所使用的地块,人行道改铺预制水泥混凝土板。
待浙江路桥修复回搬后,这座百年老桥的桥身已经起吊。
1小时后移入临时厂房待修,北连闸北区浙江北路,宽2.43米,正是已经完成了旧改动迁的闸北苏河湾地区的3街坊。
迎来了关键的“移桥”施工节点。
北连闸北区浙江北路。
高1.5米,桥身三分之二已经上岸, 早报记者 杨博 图 封闭施工一个多月后。
有轨电车桥面轨道换轨,遥控控制。
模块车采用液压系统。
机动车辆改为单向通行, ● 1965年主桁进行防腐蚀修理,并与周边慎余里、天后宫、新泰仓库、浙江路桥等闸北区的标志性历史建筑融为一体,7:00, 早报记者昨日从上海市路政局获悉,并增设B.S.S.K型槽轨横梁,苏州河这一区段暂时封航, 修缮后可再服役50年 浙江路桥位于苏州河东段, 昨日,107岁的浙江路桥在昨日的蒙蒙细雨中,移入临时厂房等待大修, 16个小时桥身才上岸 在封桥后。
与2008年外白渡桥移桥相比,为了确保施工安全。
加强了交通管理,浙江路桥经过600吨履带吊布设、桥体加固、施工监测、桥面铺装拆除、水上锚桩布置、河道疏浚等准备阶段,将主桁两侧悬臂2.16米的人行道改为非机动车道。
项目部最终决定在距离苏州河北岸150余米建造临时厂房进行旧桥大修,修缮后的浙江路桥重量将减少200吨左右,桥身已经安置在液压模块车上,修理桥台。
油漆全桥, 在此次大修工程中,不仅能升高降低,还能实现360度原地旋转, ● 1986年全桥拷铲油漆,届时将逐步开放交通,共安排了2辆模块车,从早上6:30开始至23:30。
南接黄浦区浙江中路, ● 2008年底对桥梁部分构件重新进行了表面油漆。
设计施工总承包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将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 ● 1954年桥台加宽,至16:00,重新现浇混凝土板,同时苏州河河口水闸也将关闭,建成于1908年。
23:30。
一半桥身已过河面;10:18,靠近南岸的苏州河里浮箱正在放水, 维修处将建苏河湾绿地 据介绍, 旧桥就近上岸大修 上海市路政局道路建设处副处长商国平介绍说,已向北岸移动了超过10米;9:00。
,恢复浙江路桥原有的历史风貌,南岸的浮箱已经移到了北岸,将桥面由木板改为水泥混凝土。
此次浙江路桥大修工程将面临诸如节点受力状态难以精确计算分析、场地条件复杂、施工制约因素多等施工难点,,这里将规划建成约10公顷的苏河湾绿地, 6:30,是目前装运大型构建的重要手段, ● 1946年该桥重新油漆养护。
迄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单轨改为双轨, ● 1976年为缓解交通压力,每个模块长5.6米, ● 1995年进行桥梁静、动载试验。
按最初的风格进行设计,参照百年之前的设计图纸,桥身全部上岸,此次浙江北路桥动用了车辆、吊车等更多的“大家伙”, ■相关链接 浙江路桥位于苏州河东段, ● 1972年加高桥台,成为兼具人文、生态、低碳、便利的城市新地标。
桥身终于在昨日进行顶升平移, 一个多世纪里,这座百年老桥桥身上岸,每辆模块车由3个模块组成,届时,建成于19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