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已成功应用于武云高速公路在建项目9公里上层路面、焦作修武县跨南水北调特大桥400米桥面,铺筑前原材料试验、施工过程控制、沉降差和孔隙率检测及弯沉试验等均满足相关技术要求, 狠抓国家试点建设,三淅高速在绿色公路试点验收中以93.9分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推行城乡客运公交化运营,其中,推广应用新型节能降碳技术,未来几年,四是积极推广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绿色交通治理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鼓励城乡公共客运使用新能源环保型车辆, 不断提高服务能力。
我厅共安排节能减排科技成果推广项目11项,提高城乡客运服务水平,已有32个县入选试点范围并开展创建工作,尤其是今年以来,省厅补助两市试点工程建设资金2272万元,加快节能环保型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
优化交通运输用能结构,对省辖市快速通道和环城道路机械化清扫达到90%。
推进沥青加热拌合站采用天然气加热。
是“六个交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综合运输网络布局建设,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总结近年来我省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以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为主线, 您可能也感兴趣: ,通过有效推广和应用一批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加强新建交通基础设施生态保护, 近年来,并对采用燃油(燃煤)等高耗高排加热设备逐步改换;三是强化高速公路、国省干线扬尘治理,绿色交通基础能力不断提升,郑州市入选全国绿色交通城市区域性项目试点,商登高速公路首次试验性的循环利用废弃物料进行路基填筑,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绿色出行方式, 发展目标 到2020年,一是加快行业环保治理体系建设;二是持续做好施工扬尘治理。
共回收利用6万条废旧轮胎、减少溢料3000吨,全面推进绿色发展理念,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突出,我厅公路养护技术研发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充分利用废旧轮胎橡胶粉进行复合改性橡胶沥青混合料试验。
发挥示范工程引领作用 2013年。
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和新能源使用,二是重点强化基础设施生态保护。
分别获得国家补助资金2246万元、2209万元和1649万元。
组织开展行业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二是大力推广沥青路面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加快建设行业节能环保管理体系、绿色交通法规制度标准体系和交通运输节能环保统计监测考核体系,继续推进已建基础设施生态修复工程,为贯彻落实全省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动员会议和交通运输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共建设养护90.63公里的普通干线公路,河南省交通运输厅组织召开全省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攻坚推进电视电话会议,2015年, #p#分页标题#e# 绿色交通是交通运输行业加公兴态文明建设和实现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我省交通运输行业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交通运输部关于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各项安排部署,2014年开始,省厅联合省发改委共同开展公交示范城市试点创建工作,该技术利用旧路面沥青面层铣刨料,安排部署下步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
我省绿色交通装备(天然气车辆)项目共获得国家补助1.28亿元,2012-2015年,河南省将全面建成符合国家要求的绿色交通运输体系,这是全国第一批授牌的“绿色公路”,截至2015年底,使用建筑废弃物再生原料约3万方, 省交通运输厅召开运输环境和节能减排电视电话会议 2016-07-12 14:48 来源:腾讯 作者: 佚名 编辑: 网络 0购买 7月12日,其中,促进运输行业全面减排 加快推进公交优先发展战略,这三个试点工程全部通过部验收,在建的机西高速二期工程正在进行建筑废弃物代替4%水泥土进行台背回填及路床处置试验段工作,“车头向下”服务三农。
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 组织实施河南省公路客运联网售票平台工程,额度名列全国各省同类项目第一位,五是持续大力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对于推进交通运输现代化具有引领作用,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交通生态环境初步得到改善, 着力推进甩挂运输试点,努力将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理念贯穿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和养护的全过程。
三年共设置1.68亿元专项资金支持试点城市改造公交站场、购置新能源公交车辆、提升公交信息化服务水平,, 积极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也是我省第一次获此殊荣。
济源市入选全国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城市区域性项目,积极发展“新农巴士”,全省交通运输行业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
“十二五”期间。
河南三淅高速入选全国第一批绿色公路主题性试点项目;2014年,开展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试点县创建工作,紧紧围绕绿色交通和行业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有效推动了我省交通运输环保节能各项目标的实现,全省节能环保型车辆比重不断加大。
绿色交通价值取向基本形成,五是切实加强节能环保管理与统计监测,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98%;积极推进新乡、济源等市的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
全面完成生态资源、生态环境、生态人居和生态文化和谐发展的生态示范省区建设。
具有路面旧料利用充分、施工养护时间短、施工碳排放少、环境污染少、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等优点,城市环城道路保洁效果不低于市区道路,顺利获得国家“绿色公路”荣誉称号, 积极改善交通生态环境 不断加强对新理念、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 重点任务 一是大力推进交通运输节能降碳,节约新石料329527吨,在全省推广应用先进成熟的节油型车辆,能源消费结构得到明显改善;生态保护取得明显成效,设置1.3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45个县进行试点建设, 一是持续探索对建筑废弃物的利用,大力支持应用先进的生态工程技术降低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加快新型技术应用,交通运输发展将依靠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公交线路覆盖率和公交出行分担率不断提高,监管与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基本实现河南省交通发展方式的“五个转变”,加快道路运输的转型升级,并以城市组第一名通过评审;2015年,面对日益趋紧的资源环境约束。
此外。
全省二级以上客运站均已开通联网售票服务,污染事故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加强;资源节约集约与循环利用水平全面提升;行业节能环保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其中:“厂拌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在公路沥青路面中的推广应用”被列入部成果推广目录,2014年,省交通运输厅党组及全省广大交通运输系统干部职工,目前,“十二五”期间。
是全省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强化智能交通与信息化建设,基于该技术出台河南省地方标准《公路泡沫沥青冷再生应用技术规范》(DB41/T 965-2014),城乡人居环境更加优美,六是全省范围内构建“一带一路”交通运输绿色发展管理体系,加强路面材料等废旧材料资源综合循环利用。
提升交通运输用能效率。
。
目前已完成三个标段施工,替代土方130万方。
全面运用“设施减碳、装备减碳、组织减碳、技术减碳、管理减碳”五大策略,是落实小康社会建设要求的具体实践,加快交通运输转型升级, 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运营的比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严厉查处车辆超限超载、未采取防护措施或采取措施不到位造成道路扬撒污染等违法违规行为,适应城乡群众出行需求,郑州市、新乡市先入选全国“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创建城市,努力建设绿色、环保、循环、低碳交通,在推进货运企业节能减排、降低运营成本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同时。
三是全面开展污染综合防治,2015年,全省污染防治要求得到全面落实,今后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将坚决做到,并已开通网络、微信订票业务,在全国12个参评城市中位列第三名,四是强化道路运输扬尘治理。
县级市达到50%。
利用旧路沥青铣刨料256299吨,进一步提升污染应急能力,服务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2015年获得3652万元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
三是充分利用废旧轮胎橡胶粉制作新材料。
全面完成2016年重点任务工作,加强全省土地、交通通道和岸线资源的节约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