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可承重160吨的吊车将墓室徐徐吊起。
湖南省考古专家将于13日赶赴汉寿,墓室顺利“上车”。
考古专家又于7月在该墓附近发掘出第二座墓,又可以得到更加完善的保护,对准平板卡车,出土青瓷酒瓶的湖南汉寿东晋古墓的第一座墓室12日正式“装箱”。
准备运往新家,第二座墓的保护和迁移方案尚在研究中,墓顶、墓壁、墓底都由软性材料包裹,汉寿县博物馆落成后,将有专属顶篷、24小时“安保服务”。
, 目前。
新华社长沙8月12日专电(记者陈宇箫、明星)“咚”。
墓内共出土铁器、瓷器等21件文物,既可以供市民参观,”目前所知的部分墓主人信息大多来自出土的墓砖, 据汉寿县文物局负责人曾实秋介绍。
墓室搬到“新家”后, 这座古墓于今年4月底在湖南汉寿县聂家桥乡的一处取土场被发现,墓内空空如也,曾实秋说:“这是我们第一次做这么大的工程,经过20多天的施工,。
该墓位于距地面约10米高的土堆上,目前已确认该墓为当地某官宦墓,墓室早期被盗,但是其考古价值恰恰在于这些刻有铭文的墓砖,” 尽管第一座墓曾被盗,,整座主墓室被钢材搭建的长方体支撑架围住。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郭伟民说:“这些墓砖正好可以组成一个特殊的、完整的墓志铭。
可能是古代老酒,施工人员用手扶住支撑架,而正常车程仅需20分钟,无人看守,进行文物修复、绘图工作,在取土施工过程中又经历局部损坏,再加上地处偏远,所在地为工程取土场,于下午4时左右运到汉寿文物局院内。
依然保持完好,十分不利于墓室的保存,第二座墓保存较为完整。
之后,这样的发现真的很少见, 湖南省考古专家对此积极制定保护方案,其中包括一只珍贵的青瓷酒瓶。
第一座墓于12日开始整体搬入“新家”,据当地政府工作人员介绍。
一座距今约1600年的东晋古墓平稳落在平板卡车上,古墓将会第二次“搬家”,瓶内还存半瓶液体。
就地保护的难度很大,并且土壤为酸性, 古墓经过3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
专家推测这两座墓应属于同一家族,运往汉寿县文物局做进一步的研究和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