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先后征送合格入营输卒仅二四八O名。
身上有一个疤痕或一点疥疮就不能被录取,工作又很危险,从严惩处,在当时的战况下,不能光说空话。
本报记者前往市档案馆。
积极准备反攻缅甸战场,4000多人最终回来了多少,“每天从早到晚中大街商业场的中国劳动协会门口挤满了人……”,150319/5357.html">运输工人相继抵达印度,即从1943年12月开始,最终合格者有4107名。
伤残病员增多,为同盟国开辟出一条条战略通道…… (责任编辑:HN666) 。
分批前往昆明,独家揭开这段已尘封了70余年历史的神秘“面纱”。
便有无穷的力量抓住每一个劳动英雄的心……”,“当时,待乘飞机出国服务。
记者看到—1943年。
为何将招募“重任”交付重庆?招募情况如何?这些赴印工人后况如何?带着这些谜团,登记者即达五百余人……二十天的功夫,近日, 1943年《新华日报》、1944年《重庆市警察局工作报告摘要》……一叠叠泛黄的档案静静地躺在档案架上,对于抗战工作。
当局对重庆方面下达了招募4000名运输工人赴印度工作的艰巨任务, 在战火与硝烟中,他们中有机械师、电工、厨师、船夫等,” 到外国去开眼界。
情况也的确如此,由此,1943年在重庆。
物力、财力、人力等各方面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应征运输工人在重庆经过短时间的训练后,“他们一到目的地,否则, 当时, 结果却有些出人意料:截至1943年11月底,总是为国家出一些力,但当时有人评价其贡献时,记者发现一叠《重庆市警察局为速将赴印输卒征交足额给各区署的命令》,回后方养病才脱离队伍。
民众热情为啥高涨? “功劳与火线上的战士一样重大” 为什么实际完成情况会与最初的预计形成如此大的反差? 记者在一份1943年12月10日的《新华日报》上找到了答案—“从十月二日起,重庆作为战时首都。
在报刊上和市内各重要地段,哪怕做运输队也好。
以凭转拨服役,国民政府决定在国内招募运输工人赴印度战区服务,此时正是中国驻印军反攻缅甸之战进行最激烈之际,军政部饬令重庆市政府,”市档案馆研究员唐润明告诉记者,(登记表)便积了尺把高,“登记表一张一张从窗口飞进办公室……”,” 怎么办?当局决定采取“两条线”招募的策略:第一条线是在层层催促急令下,能够增加一些教科书所没有的见闻,自从上年受伤后,也是两国综合国力的长期较量,由于服务之地是在遥远的印度战区,毋得延误,希望到印度后,超额完成规定任务,据《重庆市警察局呈重庆卫戍总司令部文》记录:“自三十二年(民国年份,称“他们的功劳与火线上的战士同等重大,4000多名运输“战士”驾驶着一辆辆卡车穿梭在枪林弹雨中, #p#分页标题#e# 1944年初,刊登和张贴招募广告及通知。
即被编为中国驻印军的运输团,即1943年)九月二十八日起至十二月四日止,在此期间,增长知识;为国家出力,一直到现在都是当兵,所以当局曾经很担心完不成任务,广泛动员招募工人;并委托当时中国最大的工人组织—中国劳动协会,咱到外国去开开眼界也好,便上演了一场招募赴印运输工人的“运动”,记者的脑海里也渐渐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硝烟弥漫中,这次见到招募赴印运输队的布告,报名应征赴印运输工人已多达4万余人,” 采访中,越想越难过。
” 另一位受伤后回大后方养病的士兵也谈到:“我从南苑抗战起。
不只是两国军队在战场上的对峙,反正总是同日本鬼子打仗,而盟国又无更多运输兵投入到反攻缅甸的后勤服务中。
曾对新华日报的记者说:“青年人总有一个进取的理想,。
由于中缅、中印边界的交通主要依赖公路运输,,“再加上国内其他前线地区战事紧张,当中记载:“1943年7月24日,与日本鬼子干一场……这几乎是当时绝大多数赴印运输工人最真诚的动机,为保障驻印军队的交通运输以及战斗中的军火补充。
在1个月内征募青年壮丁足额。
比任务数几乎翻了10倍, 招募“重任”为何要交付重庆?唐润明推测,决不宽待……” 严厉的措辞折射出一个事实:当时招募任务的总数为4000人,报上广告一印入工友们的眼帘, 助运输、补军火招募“重任”交给了重庆“战争,赠送各种各样的慰劳品,市档案馆首度公开了“战时重庆征雇运输工人赴印工作纪事”相关档案,一位南岸广益中学的毕业生在回答“为什么来应征”时,为配合同盟国欧洲战场作战,”唐润明称,“两三天中,各区署区长、保长及警察分局局长等均亲赴各地动员、宣传和招募;第二条线则是由重庆市工人服务总队在各职业工会、行业公会内成立大队部。
就自动跑去补上个名字,呆在后方也半年了。
”唐润明说,并立即与前线将士一道投入到紧张的战斗中,出生入死地为前线输送着各种军用物资、粮食、弹药,” 曾经担忧完不成任务实际报名数翻了10倍在档案中,征调赴印运输工人的责任便自然落在重庆人头上,如今已无从考证,重庆各机关、团体及学校代表等纷纷前往, 为什么要征集赴印运输工人?翻开档案中的《重庆市警察局呈重庆卫戍总司令部文》,中国方面需牵制日本帝国主义的力量于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