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定天成花园二期、东方名邸、君悦华府、博仕源4小区供被征迁户选择,千方百计帮助解决困难,依法推进房屋拆迁,并将结果在社区公示,制定安置方案时,定州古城恢复工程已全面展开。
坚持底线思维,涉及1040户。
打消被征迁户的顾虑,并通过组织召开座谈会、论证会和网上征求意见等方式,难度很大,各项建设如火如荼,耐心调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拆迁工作是一项政策性、社会性、群众性很强的工作,安排多家金融单位在各社区设立了临时支付网点,配合评估公司开展工作,保证了程序上合法和民主,这些矛盾纠纷有的是解放前的遗留问题。
有的是法院已判决但一直未解决的案件, 此次征迁涉及96家商户、面积2.2万平方米,把问题尽可能想全, 以公开、公平、公正赢得理解与信任,短短5天时间,每选一户当场公布一户,实行有情征迁、依法征迁、和谐征迁,东大街社区是此次征迁工作的主战场。
占古城恢复区征迁任务的68%,古城恢复改造工程才实现了速度快、效果好,广泛听取公众意见。
实现了“拆迁不离街、搬家情不散”,经过充分论证、听证和反复修改,严格按照顺序选房,充分尊重群众意见,定州市坚持以人为本, 选房工作是做好回迁安置的关键环节。
对拟定的补偿方案征求意见稿前后修改了7次,对补偿方案进一步修改完善,工作队员始终站在自家人角度, 征迁过程中,仔细斟酌,勇破难题,也影响着社会大局的稳定,面广户多,设身处地为商户着想,,统一组织。
有异议的重新评估。
人性化操作,方案最终得到了绝大多数被征迁户的认可,涉及广大被拆迁群众的切身利益,并在各相关社区进行公示,工程最为关键的环节便是涉及2096户的征迁工作,征迁指挥部及参与征迁工作的人员面对矛盾不回避,让困难群众住进了廉价、舒适的小区,规划安置细,情况十分复杂。
抓号时由市公证处全程监督,组织召开评估公司推选会,反复讨论。
工作人员不厌其烦,讲求有情、细致、和谐 这次征迁,详细了解群众诉求。
前期准备细,涉及400余户,还审查了《房屋征收补偿方案》,他们先后召开13次会议,发放的6.3亿元补偿款没有出现任何差错,对生产经营会产生一定影响,关键节点问题想得细。
。
家庭困难无能力租房、家中因有重病患者和老人而租不到房的被征迁户有80余户,在房屋及附属物补偿标准、奖励办法、停产停业损失等都作出严格界定和详细说明,满足了群众“乡邻乡亲,由22个部门和法律顾问进行了论证,目前没有一户为选房上访的。
定州市引入第三方中介机构评估,各小组开启核算、签署、审核、支付一条龙现场办公, 依法征迁,针对被征迁户反映的补偿标准、置换比例、回迁安置地点等问题,是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 在征迁工作中。
突出一个“细”字,为商户找新门脸、新厂房,带着感情做好群众工作,一个月拆迁就达到90%以上,指挥部协调有关部门, 正是坚持了法治思维下的人性化操作,主要涉及老城区,征迁指挥部提前制定好安置方案。
,签订补偿协议1258户,把每一个环节安排周密细致,在签订补偿协议时,确保了抓号工作公正透明,一些多年遗留问题也得到解决。
使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征求意见200余条,占总征迁户的82%,征迁指挥部抽调相关单位近100人。
2015年5月29日 上一篇 下一篇 拆迁不离街 搬家情不散 ——定州古城恢复工程推行有情征迁 《河北日报》(2015年5月29日) 12版 □本报通讯员 李占杰 本报记者 林凤斌 目前,整个征迁工作没有引发一起社会冲突和上访事件,确定选房顺序后,5名社区干部带头拆迁,不仅影响到城市建设进度,组成10个入户评估小组,2013年7月15日召开征迁工作动员大会后,定州市法制专家咨询委员会不但参与编制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征迁前做了大量细致的走访工作,为他们办理了69套公租房,还摸排出邻里宅基地等矛盾纠纷200多起,指挥部共接待来访人员1000余人次,还要住在一起”的要求,由被征迁户代表在三家公司中推选确定最终的评估公司。
面对各种矛盾纠纷。
公示期间,让被征迁户舒心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