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兴搬家介绍减少公司地基变形措施
12.2减少地基变形的地基基础措施
12.2.1上海的一些区域,浅部埋藏有粉性土(分布详见附图B),凡建造在此类区域的多层建筑,沉降量较小r'其它大部分地区在褐黄色枯性土层(俗称“硬壳层’,)下就是淤泥质粘性土,建造在这类地区的多层建筑,若不经地基处理噩梦量一般偏大,小的为20一30cm,大的有50--70cmo
本条文基本保留了原规范第10.2.3条关于利用浅部“硬壳层”作为浅基础持力层的提法,但加了一个前提,“预估最终沉降量满足规范容许值条件下”。这样写一方面是沿袭上海地区的经验和习惯做法,另一方面强调了验算沉降。
12.2.2近年来,采用天然地基的建筑物特别是住宅建筑,沉降倾斜问题较为突出。住宅商品化后,住户对房屋质量要求更高,由于沉降、倾斜引起墙体开裂、管道漏水等,居民反响很大。因此设计中对沉降特别是倾斜的控制显得更为重要。住宅建筑发生沉降问题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条:
下卧层软弱且深厚。大部分地区“硬壳层”下的淤泥质土层厚达15m,甚至20m以上,沉降持续时间长达数年还不收敛。或者局部地质缺陷处理不当,使建筑物发生倾斜。
有些设计单位不重视荷载偏心的控制,绝对沉降量大了,倾斜发展也严重。
加荷速率快。开发商为抢进度抓时间,加快施工速度,基底下土体的强度指标与设计采用值有一定差异。
采用机械挖土,常造成基底土扰动,未经处理就做垫层基础,人为造成土质不均。
建筑体型复杂或平面形状不利,单幢建筑物长宽比过大,平面折角过长均易引起建筑物沉降不均。、上述因素中,有些是设计人员较难把握和控制的,有些可通过改进设计和加强监理加以解决。但是当通过计算确认承载力和变形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时,可选择合适的方法对地基作加固处理,从根本上减少建筑物的沉降量。
本文来自:
www.021qsbjgs.com
| 发布时间2011-04-01 08:25 来源:未知 查看次数:次